文化力量:促進社會轉型

文化力量:促進社會轉型

#文化產業 #永續發展 #ESG #青年文化 #投資

台灣和南韓一直是競爭對手,在許多方面都互相較勁,從製造業、高科技、半導體到棒球,都是如此。然而,韓國的流行文化已經席捲全球,尤其是 KPOP,去年 Netflix 宣佈將投資 25 億美元在韓國製作影集、電影和實境節目。這表明韓國文化已成為美國好萊塢以外的一股巨大力量。與此同時,近年來台灣因為地緣政治和領先的高科技產業,國際知名度大幅提高,不再被外國人和泰國混淆。

文化的永續影響

文化可以加強人們的認同感,提升社會的韌性,帶來經濟繁榮,並創造社會凝聚力和歸屬感。長期致力於推動國內文化產業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認為,累積財富可能只能持續三代,但文化資產可以讓子孫後代永遠受益。2019 年,UNESCO 提出了《2030 年永續發展議程:文化專題指標》,肯定了文化對促進永續發展的影響力和貢獻,並將其視為永續發展的第四支柱。

企業的文化責任

近年來,企業在發展 ESG 策略時,更多關注可量化的環境問題,而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較少。儘管有一些企業因贊助文化藝術活動而受到表揚,但這些行為往往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。然而,台灣文化產業擁有豐富的內涵和創意,為了鼓勵企業支持文化產業,政府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、臺灣證券交易所合作,推出了「企業促進文化發展」計劃。在企業官網、年報和永續發展報告書中揭露對國內文化發展的投入,符合要求的企業將獲得相應評鑑分數。政府還將影視內容產業納入投資抵減範圍。

青年文化消費的激發

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消費者。因此,文化部參考了歐洲的文化成年禮金制度,向 16 至 22 歲的青年發放 1200 點文化幣,供他們在國內消費,包括觀賞電影、表演、購書和參觀展覽等文化活動。這樣做有助於培養新世代的文化力量。截至 2024 年 1 月 20 日,已有近 108 萬名青年領取了文化幣,使用金額超過 6.1 億元。文化部通過專屬 APP 直接發放文化幣,企業或個人也可以針對青年群體加碼回饋社會,同時促進文化的平權和普及化,提高青年的人文素養。

文化 ESG 的倡議

為了提升企業界對文化 ESG 議題的關注和興趣,文化部與 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籌辦了一系列活動和培訓課程,包括展覽、研討會和指南,介紹文化 ESG 的相關法規、作法和經典案例,並鼓勵產業界採取更多元、彈性的方式促進文化的永續發展。